儿童细菌感染发烧的四个阶段,孩子发烧科普篇,值得一看
本文源于:重庆送子鸟医院
发布时间:2023-07-24 10:49:57
儿童细菌感染发烧的四个阶段,孩子发烧科普篇,值得一看。很多家长每次只要孩子发烧了,就盲目进行物理降温和使用退烧药,但其实导致孩子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,一定要对症治疗才能起到好的效果。
儿童细菌感染发烧的四个阶段
一阶段:儿童细菌感染发烧潜伏期
儿童细菌感染发烧潜伏期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,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、四肢乏力、困倦疲劳等症状,此时孩子的体温可维持在正常范围。
第二阶段:儿童细菌感染发烧上升期
儿童在体温上升期时,也就是孩子的体温从低热发展到高热的一个过程,这时孩子的各种身体症状也会随之出现,比如孩子会感到肌肉酸痛、无力、困倦,可看到孩子脸色苍白、起鸡皮疙瘩,预示将发生高热。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感觉到寒冷,家长需要适当给孩子进行保暖,不要急于做物理降温,以免加重寒冷感。
第三阶段:儿童细菌感染发烧高热期
儿童体温持续上升,虽然产热并未降低,但是因为身体的散热增强,从而使孩子的体温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上,且将持续一段时间。这时孩子的身体症状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,皮肤由苍白变为潮红、寒战变为出汗、呼吸加快加强,这说明孩子已经进而高热持续期。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,减少衣物避免捂热。
第四阶段:儿童细菌感染发烧下降期
儿童在经过治疗后病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后,因为产热减少而导致孩子的体温开始持续下降。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出现大量出汗、带走皮肤表面的温度让体温下降直到恢复正常水平。此时家长继续使用物理降温帮助孩子恢复,还要注意补充水分。
细菌感染发热四大特点
一、起病急
儿童被细菌感染后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,然后突然发病,出现发热、肌肉酸痛、乏力困倦等症状,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迅速发展,出现更明显更严重的症状。
二、高热
儿童因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,在进入高热期后体温可达到38.5℃-39℃,且轻易不会下降。只有对症治疗解决病因后才能让体温恢复正常水平。
三、白细胞数量升高
细菌感染后会有典型的血常规表现,儿童抽血化验后可见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,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有所升高。
四、细菌性感染症状
细菌性感染会发热会引起急性扁桃体炎、细菌性肺炎、流行性脑脊液髓膜炎等疾病。往往细菌性感染会伴随着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,比如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。
总结
儿童细菌感染发烧的四个阶段就是潜伏期、上升期、高热期和下降期,每个阶段的护理方式都有所不同。当孩子检查为细菌感染发烧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然后给孩子做好发热期间的护理工作,让孩子早日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