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送子鸟医院
  • 重庆不孕不育医院前三名
  • 重庆不孕不育医院
  • 重庆治疗不孕不育医院

重庆医院女性宫寒不孕如何预防 治疗不妨试试这些偏方

本文源于:重庆送子鸟医院

发布时间:2023-07-19 10:22:56

很多宫寒的女性月经延后,少则推迟十多天,多则两三个月,从另一个角度讲,子宫温度偏低,不适合胎儿生长,即使怀孕也容易流产,所以女性在准备怀孕前先调理子宫环境,也是有必要的。那么,女性宫寒不孕如何预防?

1、子宫需要常温暖

中医养生传统中,女性体质属阴,不要贪凉。即使在炎热的夏季,女性也不要吃过多的冷饮、瓜果等寒凉之物,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吃,在吃冷食之前最好先吃一些热食垫底,以防止冷食直接刺激内脏。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,如核桃、枣、花生等。

另外,女性也不要快速瘦身,因为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,在中医看来,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物质,寒邪就很容易乘 虚而入,攻击子宫。为了防止宫寒,女性应该特别注意保持小腹的温暖,尤其是经常待在空调房中的女性,可披件开衫,以防止腹部受凉。

2、快步走可防宫寒

宫寒的女性大都偏于安静沉稳,运动过多时容易感觉疲劳。其实“动则生阳”,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。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,步行,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,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,可以疏通经脉、调畅气血、改善血液循环,使全身温暖。

3、宫寒女性饮食要注意

在中医养生传统中,女性体质属阴,所以不要贪凉。即使在炎热的夏季,女性也不要吃过多的冷饮、寒性瓜果等寒凉之物,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最好放置 一段时间再吃,在吃冷食之前最好先吃一些热食“垫底”。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,如核桃、枣、花生等。也可以在月经结束后吃些阿胶、鹿角胶等补 血,平时也可以吃点当归生姜羊肉汤调理一下。取当归15~20克、羊肉2两、生姜4~5片,煮熟,喝汤吃肉。由宫寒引起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,治疗原则应温 补肾阳,可服用右归丸、金匮肾气丸等治疗。

积极地预防女性宫寒不孕是很重要的,一旦患病的话要及时的进行治疗。那么,怎么治疗女性宫寒不孕?

多运动:

宫寒的女生要加强身体锻炼,因为这些体质偏寒的女生通常是不喜欢运动、或者少运动,要是一运动起来就特别容易感觉疲劳。俗话说“动则生阳”,其实平时多锻炼,运动一下身子,可以使身体的气血运行,改善血液循环,疏通经脉,让身体温暖起来,也能驱走子宫的寒气。如果女生觉得自己的运动细胞确实不太发达。那小编建议你,利用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多走走路或者多走走楼梯。不让整天久坐不动的,这样血气不流通,对子宫不好。尤其是正在备孕的亲们,一定要动起来喔。

暖饮食:

宫寒的女性除了要注意保暖之外,一定要注意饮食,生冷食物要尽量少吃甚至远离。例如少吃白菜、白萝卜、绿茶、西瓜这些寒性的食物。因为吃过多寒凉、生冷的食物,人体在消化这些食物的时候会消耗很多能量。这些能量在中医上说就是阳气,耗费体内过多的阳气,就会导致寒邪内容,侵害子宫,导致宫寒。有宫寒的姐妹还可以多吃一些温阳的食物,例如红枣、桂圆、阿胶、羊肉、核桃、花生等。在平时,尤其在冬天,可以多喝些姜汤。在经期快到的时候,也可以多喝点姜汁红糖水,有补血行气、缓解经痛、驱寒保暖的功效。

艾条温灸:

宫寒的女生还可以尝试一下艾条温灸的方法,这是一种中医的疗法。虽然说中医见效慢,但驱除的是根本。方法是用艾条混合姜片温热子宫外部。要注意的是,姜片要用汁液不那么多的老姜,生姜姜汁太多,不容易达到疗效,也不方便。这个疗法需要每晚坚持,持续半年。

偏方:

偏方一:红花鸡蛋

做法:将鸡蛋打出一个孔,然后塞入藏红花,搅拌蒸熟,每次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就开始吃,每天吃一个,直至月经结束,建议连续服用几个周期,特别是由于气虚引起的宫寒不孕,效果不错。

偏方二:益母草煮鸡蛋

做法:先将益母草煎至成汤汁,建议反复煎煮两次,然后用益母草汁煮鸡蛋就可。建议女性在月经结束后食用,可连续服用3天,建议多服用几个周期。

偏方三:鸡煮益母草

做法:先将益母草放到酒、醋、姜汁中浸泡并炒干,然后把益母草塞入鸡中,加入适量水,然后用慢火慢炖,直至鸡肉熟了,加入当归和姜末,就可服用了。此方针对由于宫寒引起的不孕不育效果显著,建议不孕不育的患者可食用。

偏方四:当归远志酒

做法:用150克当归、远志用纱布封好之后放到酒中浸泡,然后密封,7天后取出来去渣后就可服用了。建议每晚临睡起,温热后在饮用,每晚喝一小杯。此酒具有活血痛经,调和气血的作用。特别适用于由于月经不调、气血不足的女性。

医生团队
  • 重庆不孕哪个医院好
  • 重庆不育哪个医院好

医院环境
  • 重庆治疗不孕不育
  • 重庆哪家医院治不孕不育好
  • 重庆不孕不育医院哪里的好
重庆送子鸟医院

医院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红黄路186号

渝ICP备15011385号-7

(渝)医广(2024)第2917号(10-29-6)